关于加大企业家培育力度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3-06-03 7:00

李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企业家培育力度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近年来,省有关部门在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提出答复意见如下:

一、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开设“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热议党的二十大”栏目,推出“鲁企青力量”等宣传专题,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商会、进企业、进基层。组织召开全省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在临沂设立全省第一个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突出年轻一代企业家队伍建设,创新打造全省青年企业家培养平台和“青春鲁商” 工作品牌,开展“喜迎二十大 重走黄河路”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推动青年企业家参与全省经营管理“雏鹰”人才挂职实训工作。

(二)强化职能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赋能工程,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省“三个十大”行动计划,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企业“创新达人”宣讲、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山东专场、民营企业家数字化培训班、首期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人才研讨班等活动。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行动,已在聊城、泰安、烟台等地开展7场对接交流活动。与省工行、省农行等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合作机制,指导鲁民投牵头发起成立山东省并购联合会。联合举办山东国际儒商会年会暨项目对接洽谈会,参与主办世界儒商文化论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涉外经贸活动,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扎实开展山东省百强企业、民营企业百强系列申报发布活动,入榜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税后净利润三个经营指标同比稳步提升。

(三)畅通沟通渠道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有力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稳预期、强信心、添动力。搭建政企“连心桥”平台,制定落实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工作措施,鼓励地市打造“亲清会客厅”“亲清驿站”“助企驿站”等工作品牌。健全“工商联+N”工作机制,常态化与公检法司沟通联系,在全国率先实现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全覆盖,共启动合规程序并适用第三方机制案件395 件,数量居全国首位。成立省工商联(总商会)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省共调解案件 2712 件。联合省税务局开展“春雨润苗”行动,推进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及时惠及企业。围绕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债务风险化解新路径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系列调研成果报省领导参阅。加强参政议政和信息工作,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600余篇。

(四)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2022年2月7日,在省委召开的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对72名优秀企业家进行了隆重表彰。其中,“山东省杰出企业家”3名、“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19名、“山东省优秀企业家”50名,72名受表彰优秀企业家中,民营企业家43人,占比59%。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表彰奖励优秀企业家,在我省是首次,在全国也走在前列,极大振奋了全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了全省企业家学有标杆榜样、赶有目标方向的良好局面,营造了尊重、关心、爱护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以提高企业家创新发展能力、决策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企业家培训工作。近年来,系统开展了山东省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专题培训班、出国培训班(出国培训因疫情原因暂停)等不同层次的企业家培训活动,在提高企业家素质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家群体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探索建立了“青年企业家培育导师制”,由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优秀企业家担任导师,依托导师所在企业建立青年企业家培育中心,每人每年指导培育5名左右优秀青年企业家,形成企业家传帮带工作机制,加速提升青年企业家经营管理素质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首批300名青年企业家学员入选。

二、下一步的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家培育力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首要任务,定期举办齐鲁企业家大讲堂,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同心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继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覆盖省市县三级工商联、各级执常委企业、所属商会的新媒体宣传矩阵,推动正能量实现大流量。联合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事业观、财富观。深入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挂职实训工作,引导更多民营企业人才到中央、省属企业挂职锻炼。突出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开展“薪火相传”行动,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坚持用企业家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感染力和渗透力。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工商联、各类商会的青年企业家组织网络,着力打造年轻一代企业家领军人才培育成长平台。

(二)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发展能力。健全完善为民营企业赋能服务机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全省“三个十大”行动计划,深化产业链融链固链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强与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络,推动政银企加强合作,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锚定数字化、绿色化主攻方向,积极开展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不断优化政策解读、技术咨询、教育培训、典型宣传等服务,引导企业投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三)进一步推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进政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扩大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参与覆盖面,推动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通过工商联深度沟通、有效协商,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建立省工商联驻会领导联系县级工商联、所属商会和民营企业制度,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沟通交流,进行具体帮扶指导。开展全省工商联系统民营企业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商会、企业和基层开展走访调研,详细掌握民营企业诉求,用好重大建言、政协提案、信息简报、社情民意等渠道,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和政策落实问题,推动部门优化政策、改进工作。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将政策传达给企业,促进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建立完善工商联系统上下联通、公检法司协作联动、社会资源有机联合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各级工商联法律服务体系,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四)进一步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围绕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部署,聚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创新工作,开展11条标志性产业链重点企业企业家和齐鲁经营管理人才训练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我省企业家国际视野、经营理念和素质能力。采取分层培训、上下联动、分级组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持续开展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系列专题培训班等系列企业家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我省企业家国际视野、经营理念和素质能力。

(五)持续开展青年企业家培养工作。深入推进“青年企业家培育导师制”,继续邀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优秀企业家、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家担任青年企业家导师,按照行业相近或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相匹配的原则,由学员报名,导师亲自选定,再遴选300名左右青年企业家进行为期一年的培养,着力提高青年企业家专业素养、创新创业和经营管理能力,打造一支现代化、国际化的青年企业家队伍,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6月3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人才处,0531-51782521)

责任编辑: 闫霄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