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实现数字经济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3-06-03 7:00

王志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实现数字经济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建议》收悉,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近年来,省工信厅根据自身职能,围绕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开展了一些工作,提出答复意见如下:

一、开展的工作

(一)深化数字经济领域产教融合。突出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组织开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申报工作,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建设公共实训基地145家,与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的公共实训基地占比接近60%。同时,鼓励企业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按照产教融合的要求,从招生源头抓起,突出实践实训环节,强化技能训练,为新时代数字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加强公共实训基地考核管理。为检验公共实训基地工作开展情况,优化提升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积极引导我省公共实训基地增投入、促合作、上台阶、育人才,培养更多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021年开始,组织专家对现有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绩效评价,对其中开展实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公共实训基地,给予一定支持。

(三)积极组织技能竞赛提升技能人才水平。多次率队参加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该赛事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一类赛事,设有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集成电路EDA开发应用、工业大数据算法三个赛项,山东代表队与全国选手同台竞技,获奖数历届均居全国前列,展现了我省技能人才优秀专业技能素养。举办山东省移动互联网及5G应用创新技能大赛、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大赛等省级技术技能竞赛活动,推动实现对数字经济领域技能人才的“以赛促训、以赛促建”。

(四)支持厅属院校开展数字人才培养培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华为(山东)ICT学院合作协议》,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厅属院校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华为(山东)ICT学院,打造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特色的省级产业人才资源中心与能力中心。以数字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为重点,打造特色省级数字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培养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助力我省数字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目前,已累计为100余所高校师生、500多家企业技术骨干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训、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人才双选会等各类人才培养培训活动。

二、下一步的打算

(一)统筹加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力度。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三批)提出“支持实施一批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吸收借鉴前期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建设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细则》,支持实施一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企校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申报成功的公共实训项目可使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名义对外开展技能实训工作,初步计划每年认定50个左右公共实训项目。

(二)规范公共实训项目考核管理。申报成功的公共实训项目,给予一年的建设期,建设期结束后,我们将组织实施绩效评价,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每年确定不超过10个绩效评价等次为优秀的公共实训项目,并给予一定支持。实行动态管理,对考核不合格或存在其他不适合继续作为公共实训项目情况的,取消公共实训项目资格。

(三)更好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筹备举办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协同人社、教育等部门印发通知,做好宣传推广,广泛动员全省优秀技能人才参与,为在国赛中再创佳绩奠定基础。继续深入组织开展山东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职业技能竞赛、数据安全职业技能竞赛、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工业软件开发职业技能竞赛等系列省级数字化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不断提高技能人才专业水平,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四)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工作。支持华为(山东)ICT学院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及科技实验室联合协作,聚焦建立“从产业侧技术向教育侧输入、教育侧人才向产业侧输出”的人才培养服务理念,链接各地市工信局、省工业互联网协会、省软件协会、省物联网协会、省人工智能协会、山东省虚拟现实职教集团等产业资源,积极对接企业、高校和机关等多类培训对象,构建创新应用型人才孵化生态圈。支持ICT学院举办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训、职业认证培训、研讨座谈会、技术沙龙、创新创业活动与赛事等活动,搭建政府、企业、高校交流沟通平台,协助数字产业高端人才引进,为数字产业持续输送人才。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6月3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人才处,0531-51782521)

责任编辑: 闫霄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