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第20230166号《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3-04-11 15:06 来源:办公室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朱静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 前期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局积极发挥数字强省办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出台《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布局“网、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域感知的融合基础设施。牵头建立由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省通管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数字基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动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全年共建成5G基站16.2万个,16市市区、县城城区、乡镇镇区和省内海岸线均实现5G网络全覆盖。建成10G PON及以上端口99.9万个,县级以上城区住宅小区普遍具备千兆光纤接入能力,累计建成12个国家“千兆城市”,居全国第二位。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式开通运行,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双枢纽”省份,全省互联网用户的省际网间时延、网间丢包率降低至30ms、0.01%以下,极大提升了网间通信速度和质量。推动优化全省一体化算力网络,与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山东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 年)》,进一步明确“2+5+N”的省级数据中心核心区、集聚区、边缘计算节点建设布局。高质量开展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出台《山东省省级财政支持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省级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6800万元,惠及89家省级新型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单位,重点支持数据中心提升高水平云服务占比,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目前全省在用标准机架超过28.2万个,建成246个边缘计算节点、位居全国第一,面向工业、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部署融合赋能应用平台,2022年产生间接经济效益82亿元,服务群众457亿人次,助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累计建成NB-IoT基站4.1万个,实现县级以上主城区全覆盖,重点企业深度覆盖,注册在用物联网终端达1.64亿户,物联网流量居全国第一。同时,算力赋能产业数字化效应也日益凸显,2022年,全省建成4个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推动4万个工业APP、1300多个系统解决方案入驻省级以上平台,服务全省50余万家企业,产业数字化指数评分80.3,排名全国首位。中国信通院2022年11月最新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指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算力发展指数每提高1个点,就能带动本地GDP增长1293亿元, 目前,我省算力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6,已从10名以外强势挺进全国第一梯队,算力已成为支撑我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

二、 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加快推进全省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一体化的数字基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核心指标,及时跟进重点工程进展,加快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智能融合的“网、云、端”一体化发展体系。同时,持续优化全省一体化算力网络,高质量开展新型数据中心创建,推动全省数据中心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积极推广算力应用场景,深入挖掘算力在数字机关、产业转型、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金融科技等创新应用场景下的融合应用,提高算力在医疗、交通、教育等传统行业的应用水平,推进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中的应用落地,促进算力服务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算力底座。

山东省大数据局

2023年4月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山东省大数据局规划发展处,0531-51785080)


责任编辑: 办公室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