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提出的《关于充分调动内部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的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省加强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主要做法
(一)履行内部审计指导监督职责方面。一是抓实制度机制建设。2020年省委审计办、省审计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启动《山东省内部审计工作优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制发《山东省省直单位内部审计资料备案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至2022年6月30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结合实际,出台或完善内部审计政策法规及制度文件195个。二是抓好内部审计监督检查。2022年,省审计厅将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作用发挥情况,纳入审计监督评价范围,结合预算执行和经济责任审计,对5家省属企业和4所省属高校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反映和揭示内部审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三是强化备案资料分析利用。2022年,收集169家省直部门单位、省属企业和省属高校年度备案资料,汇总形成“单位内部审计问题清单”,企业“内部审计典型问题提示性清单”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典型问题提示性清单”,助力备案成果运用转化。四是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2022年,开发上线山东省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平台,基本实现内审指导监督工作在线综合作业,促进常态化指导、日常监督、结合项目监督以及专项检查的有序管理。
(二)推动加强行业内部审计方面。2021年至2022年6月30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促进各级主管部门出台各类制度意见593件,与行业部门建立协作机制66项。一是加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2020年,省审计厅在持续开展高校审计的基础上,会同省教育厅建立高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联动机制,推动各高校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纵深推进审计整改。二是加强国资国企内部审计。促进省国资委出台《关于加强省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指导监督合力,推动省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三是加强政法系统内部审计。指导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审计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动全省公安审计高质量发展;指导省司法厅在厅机关和省直司法行政系统范围内选聘业务骨干60名,组建巡察审计专家人才库;指导省监狱管理局成立督察审计处,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四是加强其它行业系统内部审计。与省自然资源厅建立协作机制,促进行业内部审计提质增效;指导省生态环境厅修订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办法,加强系统行业审计,做实常态化“经济体检”。
(三)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领导机制方面。一是推动有条件的大型国有企业和高等院校探索成立本单位党委审计委员会。推动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钢铁集团等30余个省属高校、省属企业成立党委审计委员会,强化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二是推动各市党委审计委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领导。济南、潍坊、威海等市党委审计委出台《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要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及市属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三是推动部分市政府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聊城市政府印发意见,以完善工作管理机制为核心,抓实内部审计责任链条。德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同机制的意见(试行)》,构建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辅助、社会审计为补充的“三审协同”工作机制。滨州市政府出台内部审计工作协作机制办法,推进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强化审计质量管理。
(四)强化内部审计人员能力提升方面。一是建立双向培养工作机制。出台《山东省审计厅借用人员管理办法》,建立“以审代训”常态化工作机制,2021年以来,全省通过“以审代训、审训结合”方式培训内审人员达740人次。选派审计机关业务骨干到省属企业内审机构挂职,促进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层次水平。二是开展全员职业技能提升活动。组织和发动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参加全省内部审计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切实发挥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业务能力提高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三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育和培训。2022年,开展主动上门送学活动,赴省直各单位宣讲新修订《审计法》,赠送相关书籍,开展审计业务知识面授。通过“山东通”视频形式,举办全省内部审计指导监督暨信息化审计培训班,系统提升内审人员“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能力,参训人数达2500余人。
(五)加强行业自律组织政策指导方面。各级审计机关与内审协会脱钩以来,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规范发展。一是指导各级协会不断健全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组织架构。目前各级协会基本健全了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等组织架构,并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推动形成权力责任体系规范、功能完善、运转协调的组织结构。二是指导协会加强理论研究工作。近几年各级协会深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研究活动,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在向中国内审协会推送的各类研究课题、论文、实践案例中,获奖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三是指导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各级协会积极推进完善教育培训组织管理,培训工作在层次水平、师资力量、质量管控等方面,较以前有了大幅提升,取得良好成效。
二、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从全国情况看,目前国家审计在引领内部审计协同发展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具体到指导审计计划制定、审计实施、成果利用、审计整改等方面,还未形成常态长效机制。二是有力有效措施跟进不够。从内部审计统计调查结果看,目前我省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占比只有50%左右,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水平、工作理念等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着较大差距,各级审计机关在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方面,存在手段方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三是市县层面内部审计指导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内审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足、审计质量低水平徘徊、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等方面。
三、关于落实代表建议的工作思路与具体措施
下一步,省审计厅将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统筹调动好内部审计力量,促进内部审计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一)密切联系行业主管部门和内部审计自律组织。加强与教育、国资、工会等主管部门沟通联系,深入挖掘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潜力,注重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以会议、座谈、现场观摩等形式总结推广工作经验,会同主管部门开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分类指导,抓好对审计方案、现场实施、报告撰写、定性处理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把控。认真履行审计机关行业管理职责,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对自律组织的政策和业务指导,推动其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一是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结合审计项目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促进各单位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帮助树立内部审计权威、提高内部审计地位。二是进一步强化法律支撑。开展《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修订工作调研,广泛征求部门单位、高校、国有企业对条例修订的总体思路、体例结构、重点内容等意见,将加强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内容纳入有关章节。三是开展审计机关内审指导监督职责落实情况督查,对各级审计机关2021年以来,落实内部审计优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情况实施督导检查。四是落实省审计厅“工作落实年”要求,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利用5年时间培育示范单位400个,通过示范创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发展,不断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三)加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统筹协作。一是认真落实《山东省省直单位内部审计资料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备案资料的分析研究,将其作为开展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实施审计的参考。二是建立内部审计人员“以审代训”和实施重大审计项目的内部审计资源统筹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与相关领域国家审计,加强内部审计成果利用,提升审计监督协同质效。三是出台《山东省内部审计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对人才库的适用范围、选拔标准、程序步骤、管理制度、培养机制以及其他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建设全省内部审计人才库,实施专家骨干“百千工程”,以提高综合能力目标,为专家骨干人才压担子、搭舞台,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着力培养一批优秀内部审计高端人才。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网络直播形式开设内部审计大讲堂,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内部审计人员的全员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胜任能力。
特此回复。
山东省审计厅
202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