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热点专题>打击走私综合治理>打私快讯

联勤联动 综合防控 日照市加强涉渔领域反走私工作

发布日期:2022-07-15 17:49 浏览次数: 来源:日照市打私办 字号:[ ]

日照市海岸线长226.35公里,海域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现有渔港12处,各类海洋渔业船舶3700余艘,海洋渔业管理点多、线长、面广。近年来,日照市聚焦涉渔领域各项管控措施,强化“五位一体”综合防控管理,确保涉渔领域反走私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上下联动,构建海上监管“立体网”。一是高位部署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安全生产和涉渔领域反走私工作,多次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究涉渔领域安全形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完善“一船一册” “一人一档”台账,将全市渔业船舶、渔业船员纳入监管范围,确保每艘渔船“有人管、管得好”。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发布《关于查处打击“三无”船舶的通告》《关于有奖举报涉海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对举报涉海违法犯罪行为的给予现金奖励,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二、依港管船,守牢渔船管控“主阵地”。近年来,日照市持续强化依港管船、管人,全面落实反走私、反偷渡工作措施。一是构建依港管船制度框架。研究出台《日照市依港管船实施办法(暂行)》,从严从实抓好涉渔领域反走私源头管控。二是推进依港管船制度落实。指导各渔港与2769艘渔船签订《母港停靠确认书》,采取渔港卡口对进出港渔船逐一核验,严查利用渔港、渔船进行走私、偷渡活动。三是建立依港管船长效机制。在各渔港组建渔港管理委员会,实行“渔业执法机构+海岸警察+镇(街道)+渔业村居+渔港管理机构”五位一体驻港监管模式,专人24小时不间断值班;涉海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依港管船、管人、管安全,反走私、反偷渡成为涉海港口常态化工作。

三、数字赋能,打造监管“制高点”。针对渔船作业范围广,船只分散不固定的特点,日照市积极探索推进数字化监管新模式。一是建设“智慧渔港”。试点建成智慧港船管控系统,融合船员数据库和公安部门海防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登船作业人员智能管控、对可疑人员自动甄别。二是建设“可视海岸”。建成3处雷达综合监控站点,对渔船的探测距离可达30海里。建成海岸带视频监控13处,布设、共享黑光摄像机20处,为海上渔船监管配上“千里眼”。通过以上小目标雷达探测、光电系统等手段,能够及时发现海上违法违规行为,为反走私工作和渔业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提升渔船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渔船自主供电“小北斗”终端和插卡式AIS配装试点,积极推动海事VTS与市海洋渔业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切实强化了渔船安全管控和应急服务保障。

四、铁腕执法,拉紧海上安全“高压线”。按照 “打击非法、保护合法、规范发展”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涉海涉渔铁腕执法行动。一是齐抓共管,构建“四海一家”协同执法机制。市海洋发展局、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日照海事局、日照海警局等四部门联合,建立“四海一家”海上联合执法机制,通过联席会议、联合巡航、联办案件,切实维护海上安全和反走私工作形势稳定。相继组织开展“净港1号”“清冰行动”等铁腕执法行动,联合查办刑事案件1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7人。二是以防为主,建立恶劣天气联合值守机制。通过超短波、手机短信等手段,及时传达恶劣天气预警,确保天气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渔港、渔船、渔民等生产一线。三是严查严管,联合开展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信、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深化修造船厂、船员中介、渔获市场等全方位、全链条海洋涉渔综合整治专项行动。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检查渔港、码头、自然停泊点3777个次,渔船1.44万艘次,查获“三无”船舶124艘,有力震慑了海上各类违法犯罪,渔业生产秩序明显好转,涉渔领域反走私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