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代表第20220681号
建议的答复
马韵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被动式建筑的发展,助力加快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14年起,我厅启动省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创建工作,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出台资金奖补政策,制定发布《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验收技术要点》,组织编制《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山东省近零能耗公共建筑技术导则》《山东省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导则》等,积极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前,全省累计创建省级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54个、建筑面积110.42万平方米,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项目等42个项目已建设完成,建筑面积81.69万平方米。
去年年底以来,省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签订《共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都对发展超低能耗建筑进行安排部署。我厅将以此为重要契机,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完善措施,加大力度,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快速发展,助力住建领域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扩大推广规模。落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政策文件,支持济南、青岛、日照等地开展超低能耗建筑集中连片区建设,力争到2025年,新建超低能耗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
二是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编制发布《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规范》,组织修订《山东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标准规范,不断完善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路线。同时,逐步修订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重点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品节能性能要求,推动节能建筑向超低能耗建筑发展。
三是进一步健全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将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作为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纳入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支持范围。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研究出台资金、科研等扶持政策,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实落地,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加快建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先进适用技术产品工程应用。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