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意见建议》收悉。对照提案内容,省工信厅根据工作职能,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
(一)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持“四压四上”,推动钢铁、电解铝、地炼、焦化、化肥、氯碱、轮胎等七大高耗能行业大调整、大优化、大布局。制定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1936万吨粗钢、1716万吨生铁产能退出转移方案并组织实施产能置换,压减焦化产能1686万吨、合成氨产能213万吨、斜交胎产能2200万条,关闭电解铝违规产能321万吨,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日临”“莱泰”先进钢铁基地、现代铝业基地加速崛起。关闭退出生产企业2344家、仓储经营企业168家、运输企业49家,推动346家重点企业做优做强,105家企业进入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数量居全国第一。重新认定化工园区84家、重点监控点企业125家,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化工企业入园率提高到38%,园区产值占比达到70%。
(二)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把智能化技改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以实施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以落实“技改综合诊治”行动为抓手,依靠政策牵引与要素保障双轮驱动“万项技改”滚动实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实施方面,推进重大技改项目贷款贴息、智能化技改设备奖补政策、股权投资等政策措施落地,支持智能化技改设备奖补政策项目281个、重大技改项目贷款贴息34个、股权投资项目12个,撬动社会投资700多亿元。在要素保障方面,打造“一库四平台”,推进技改要素供需对接。“一县一策”“一业一策”推动技改要素供需对接累计180场(年内举办120场),基本实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技改供需对接全覆盖。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481个,提前一季度完成“万项技改”任务目标,再创近三年历史新高。持续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规上参评企业覆盖面达到91.3%,规下企业比上年增加1.3万家。启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工业领域碳达峰“1+N”政策体系,培育省级绿色工厂85家。
(三)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获批组建。370个“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已累计完工273个,完成投资近400亿元。编制实施4个“十强”产业突破行动计划,推动成立20余支配套基金。1-11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13.4%,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8、6.3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6%、10.2%、13.1%和14.0%,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2.8、0.4、3.3和4.2个百分点。
(四)数字赋能应用深化拓展。今年新开通5G基站5万个、累计超10.1万个,16个市的市区及县城城区均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认真抓好233个5G产业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了一批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工信部公布的两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中,我省有7个入围,位居全国第二。以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为牵引,推动国家级“双跨”平台和115个省级平台深入企业现场,积累行业知识,形成3800多个解决方案,服务我省50多万家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工业互联网样本平台服务工业企业区域分布山东占比14.05%、居全国第一。积极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工信部遴选的2021年特色专业型平台中,赛轮集团橡链云等10个平台入围,累计达到18个、数量全国第一。催生出一批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的新业态新模式。制定《关于百个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的试点方案》,“一行业一重点”打造120个典型应用场景,总投资205亿元,完工74个、完成投资61亿元,探索“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路径。
二、下步打算
(一)积极稳妥推进化工专项行动。完成115万吨焦化产能退出任务,严格控制焦炭产量,推动产能整合转移。充分发挥裕龙岛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按计划退出3家地炼企业740万吨产能,保障裕龙岛项目顺利建设。压减化肥行业合成氨产能31万吨,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组织开展轮胎企业装置和产能核查,确定退出企业名单和产能数量,加快推动子午线轮胎产能压减退出。指导水泥粉磨企业进行产能置换,稳妥有序推进2500吨/日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直径3.2米及以下水泥磨机落后产能整合退出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
(二)加快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技术改造的部署要求,以落实“三个坚决”为主线,以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为总抓手,以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主攻方向,滚动实施“万项技改”推动“万企转型”,确保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0个、技改投资增幅6%。加快培育新动能,积极组织“十强”专班,落实好“五年取得突破”工作任务,实施好“十强”产业攻坚行动。
(三)深入抓好数字赋能。全年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16万个以上,实现全省136个县(市、区)城区5G网络深度覆盖,有需求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全覆盖。加快推动5G应用从社会公共区域转向产业应用领域,培育2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聚焦42条重点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与“双跨”平台共建行业子平台或自建平台,新打造一批深耕行业需求的特色专业型平台。聚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深挖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赋能潜力,全面推动“场景开放”,分行业征集发布场景需求,高标准遴选一批技术服务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新打造10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新培育省级数字经济园区20家以上,打造先进计算产业集群。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4月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工信厅技改处,5178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