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城县武城镇以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为引领,紧紧围绕“公开什么”“向谁公开”“怎么公开”等问题,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创新公开方式,打造“阳光”服务新常态。
一、创新公开途径,群众参与“零盲区”
积极探索创新公开形式,提高公开质量和实效。一是在村、社区设立信息公开栏,对群众关心的信息及时全面公开;二是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灵活便捷的优势,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政民互动工作,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打造政务公开体验区,推进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设置政务公开查阅点,向群众提供信息查询、业务自助办理等服务;四是以“政务公开+党群中心”为载体,通过“党群服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并有效衔接村党支部,让基层党建工作和便民服务工作有机融合。
二、畅通公开受理,业务办理“零等待”
武城镇政府便民大厅汇集人社、民政、计生、司法、退役士兵服务站等重点部门,设民生服务窗口3个,残疾服务窗口1个,社会保障窗口4个,审批服务窗口2个,老龄服务窗口2个,卫计服务窗口4个,相应设立公示事项牌16个,主动公开办事流程和服务指南,每个部门办理完结后,及时公开办理进度,方便群众查询。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首办、全程代理、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等制度和做法,做到简单问题直接办、复杂问题协同办、原则问题请示办、遗留问题分类办、突出问题督查办,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三、着眼公开治理,服务群众“零距离”
针对辖区内村庄多、群众诉求较多等问题,武城镇将73个村划分为8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置一个中心村。在中心村建立党群(便民)服务中心,依托中心开展即办、帮办、代办服务。每个中心配备电脑、打印机、高拍仪,并接入政务服务外网。同时,武城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休息座椅、饮水机、便民伞等便民用品,制作了窗口服务内容和办理程序告知单,群众意见箱,中心导示牌等,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