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菏泽建设国际花艺博览中心的建议》收悉。我厅会同省文化旅游厅进行了研究,现答复如下:
菏泽市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因大面积种植牡丹而素有“牡丹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我们大力支持菏泽市培育牡丹产业,推进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牡丹文化品牌。将菏泽牡丹文化等相关非遗项目纳入全省非遗名录体系,牡丹传说(菏泽市牡丹区)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曹州牡丹花会(菏泽市牡丹区)、工笔牡丹画(巨野县)为市级非遗代表项目,牡丹栽培技艺(菏泽牡丹区)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支持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菏泽市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力度,在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中,学员招生名额重点向菏泽市倾斜,全年共有近30名非遗传承人参与全省各类非遗研修班;指导菏泽市非遗保护单位申报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加大菏泽市非遗保护资金扶持力度。
二是促进牡丹特色产业发展。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了《“菏泽牡丹”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2021—2025年)》,以推动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区域品牌建设为引领,以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手段,实施牡丹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科技支撑能力提升项目、牡丹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项目、拓展牡丹产品销售市场项目、提升“菏泽牡丹”品牌影响力项目、牡丹文化与旅游产业建设项目、培育牡丹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等重点项目,不断提高牡丹基地建设质量,提升牡丹精深加工能力,挖掘牡丹文化资源,开拓牡丹产品市场,把菏泽市打造成全国集聚度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的牡丹产业发展核心区。
针对牡丹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低品质供应、资源分散、产业链条短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牡丹产业发展质量。
一是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有文化、有品位的非遗旅游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非遗动能,实现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非遗的独特优势,挖掘和阐释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开展多种形式的非遗旅游活动。推动非遗融入大运河、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重大战略,突显非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作用。继续扶持菏泽市培育牡丹文化品牌,支持菏泽市开展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做好菏泽非遗传播、培训、交流工作,支持菏泽市非遗项目做大做强。
二是落实《“菏泽牡丹”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2021—2025年)》有关要求,重点延长牡丹产业链条,引导牡丹加工企业进行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化妆品、牡丹日化品、牡丹功能性食品、牡丹生物医药等精深加工,提升牡丹产品的附加值,推动菏泽牡丹产业走上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开发的综合利用之路。在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以及特色产业政策性保险、产业基金等方面,对菏泽牡丹产业予以相应支持。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