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乙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应对重大危机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您 的《建议》对我省加强社会治理、应对重大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 参考价值。经认真研究,结合各有关部门反馈意见,现就您所提 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逐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按照不立不破、急用先行原则,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 迅速搭建全省应急管理体系的“四梁八柱”。一是在全国第一个 出台省级应急管理三年规划,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 2019-2021 年应急管理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二是强化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出台安委会工作规范和专业委员会工 作规则,调整重构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理 顺工作关系,压实部门责任。与北部战区陆军、北部战区空军济 南基地、省军区、武警山东总队和省交通运输厅、自然资源厅等 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省、市、县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互联 互通,初步建立纵横贯通的应急联动机制。三是积极总结今年疫 情防控的经验做法,推动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机关内部职 能融合和再造,推动由“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转变,初步 构建起安全生产预防、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指挥救援等各方面分 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工作体系。
二、积极推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制定工作,前期 已广泛征求各市应急局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目前已形成会 签稿并办理会签手续,下一步将按照省司法厅的安排适时形成送 审稿并送审。二是会同省人大法工委、省司法厅积极开展《山东 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条例》立法工作,并按照省人大要求征求了 应急部的意见,组织草案会签稿的会签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地方 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 2020 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地方标 准项目征集工作,并组织专家论证,申报标准项目 51 个。对实 施 5 年及以上的 57 个地方标准组织开展复审评估工作,并提 出复审意见,其中继续有效 5 件,废止 7 件,修订 45 件。 三、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组织开展全省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调查研究,委托清华大 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针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公共安全 4 大类 20 种突发事件典型情景进行调研。目前,已编制完 成《山东省应急物资储备调查研究报告》,相关调研成果纳入了 《山东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 年)》。二是编 制《山东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 年)》。根据 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厅牵头编制《山东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 设规划(2020—2030 年)》,从 23 个省有关部门抽调 55 名精干 力量组成工作专班,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已完 成会签,正按程序推进。
三是加快实施省级应急物资储备项目。 结合当前我省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和需求,确定了省级重点应急物 资采购名录,主要包括 4 大类 12 小类 81 种共 41006 件物 资。省级财政追加重点应急物资采购经费约 1.3 亿元,目前省 粮食和储备局正通过“绿色通道”采购 800 余万元的救灾物资, 其余 2000 余万元按规定程序采购。四是建立灾害应急救助协调 联动机制,与胜利油田和中石化山东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 议,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救援、信息共享等方面展开 密切合作,协同做好应急救灾救助工作。突发灾害发生时,24 小时内可保障 5 万人应急饮食需要,48 小时内可保障 10 万人应 急饮食需要。
四、加强预案编修和应急演练 一是狠抓突发事件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在全省构建“横向 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有关部门修订省突发事 件总体预案和 30 个专项预案。目前,省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修订 稿已编制完成,并与 74 个部门单位进行了会签;30 个专项预案 有 6 个已经印发,并配套编制了应急响应工作手册,其他 24 个预案正在按程序报省政府印发实施。二是开展应急实战演练。进 一步强化应急演练,有效检验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各 类应急救援队伍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现场处置能力以及 协同作战能力。今年以来,相继举办了全省防汛抢险、港口危化 品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共拉动队伍 40 余支、1100 余名救援人员, 有效检验了我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快速反应机制,锻炼了多 部门、多兵种合成作战能力,为有效应对灾害事故提供了经验和 借鉴。
五、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新冠肺疫情发生后,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扎实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和困 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一是加强工作部署。我省先后下发《关于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陟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 通知》《关于做好困难群众防控防疫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 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 疫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二是做好摸底排查。加 强分类救助,指导各地通过电话、微信、上门探访等多种方式深 入开展摸底排查,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生活情况和真实需求。对符 合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条件的,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采 取网上审批快速纳入保障范围。三是加大救助帮扶工作力度。强 化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疫情期间暂停开展低保对象退出工作;阶 段性提高临时救助标准。截至 7 月底,全省城乡低保人数 144.1 万人,较去年底净增 13.1 万人共实施临时救助 6.5 万人次,发 放临时救助金 1.08 亿元。
六、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 一是大力推进省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省应急指挥中心是省委 省政府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横向连接各涉 灾部门,纵向连接国家和各市县,接入了气象服务、水情信息、 火情预警等 12 个信息系统、20 余套视频和图像系统,能够第一 时间进行信息汇聚、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 信息,减轻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二是认真做好 灾害风险会商评估工作。省减灾委办公室制定了会商评估工作制 度,成立了会商评估专家组。组织气象、 水利、自然资源、地 震、住建等主要涉灾种部门,召开年度、季度和汛期月度灾害风 险会商评估会议 5 次,编发评估报告 5 期,分析全省自然灾害 形势,提出防范应对措施,为防灾减灾 救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推动 16 市和部分县开展会商评估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七、加强重大危机应对的监督审计 一是将重大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纳入长远规划。将加强 对包括重大疫情防控、抗洪教灾、抗震教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 等在内的重大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审计监督纳入我省“十四 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立足政治高度和发展大局,加大跟踪审 计力度,既严肃查处重大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法纪问题,更 要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整改建议, 促进有关应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推动提高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 重大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科学编制年度审计 计划。我省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要予以通盘考虑,科学合 理地测算工作量,预留一定的审计人力资源和审计机动计划,将应对重大危机事件专项审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机动项目,真正 做到既可以有效保证年度审计目标高质高效完成,也能腾出一定 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突发性、应急性的审计任务,切实增强审计工 作安排的科学合理性、灵活机动性。三是突出审计重点。紧扣服 务于突发重大危机事件处置大局,以增强审计工作的时效性、针 对性和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应对重大危机和突发公共 事件政策措施落实、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社会捐赠款物分配,因 事施策、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专项审计工作方案。同时,紧密结合 上级决策部署、事件发展态势和处置工作需要,实时动态调整审 计工作重点和内容,切实增强审计的精准性。
八、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培训 一是制定培训提升计划。制定印发《全省应急管理干部大培 训工作实施方案》,对 2020 年至 2022 年系统内干部培训进行 安排部署,将应急管理的法制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全面提升体统 内干部的法制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二是加强干部日常学 习。开发使用“山东应急在线学习”平台,配套印发《应急管理 干部应知应会知识学习读本》,结合当前工作重点,推动应对重 大危机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三是将应急管理专题纳入山东 领导干部讲堂。积极协调省委组织部,将应急管理专题纳入山东 领导干部讲堂内容,拟于 12 月份,邀请国家减灾委副主任、国 务院参事闪淳昌到山东授课。 下一步,我省各有关部门将根据您提出的有关建议,进一步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及时修制订相关法律条例、规章制度,逐步 构建应急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和预报预警,全面提升我省应对重大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
2020 年 8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