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统筹抓好省级应急预案编修订。深入学习贯彻省委防灾减灾和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扎实推进省级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一方面,统筹总体预案修订,成立编修工作小组,集中精力编制总体预案征求意见稿,向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并认真研究采纳。目前,已完成 16 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 74 个单位会签。另一方面,协调做好 30 个省级专项预案修订。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名义召开省级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协调会,明确了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及工作职责;省政府召开了工作调度 推进会,进一步强化工作调度和部署;形成专班,邀请省内外权威专家,完成所有预案的衔接性审查;安排专人盯紧靠上,协调做好部门间的交叉会签。目前,省防汛抗旱、重污染天气等 6 个应急预案已经印发,21 个专项预案已完成会签。
(五)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一是协调主流媒体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先后在网站和新媒体开设了“山东应急同心战疫”“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月”“2020 年防汛进行时”等宣传专题,通过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稿件 3210 篇(其中,《大众日报》42 篇、头版 4 篇,《山东新闻联播》53 条,《中国应急管理报》258 篇、头版头条 6 篇)。二是广泛开展应急安全知识公益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以及新媒体等平台,开展了防一氧化碳中毒、森林防火、防溺水等公益宣传,编发公益广告、事故案例、警示提示信息等,提高社会公众应急安全意识。组织有关专家,针对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公共场所、 机关等不同特点,精心编写了《山东省应急安全知识手册》,分类清晰、内容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得到了应急部领导的肯定,现已免费发放到全省各地。三是培训考核信息化监管手段逐步增强,积极推进“山东省安全生产智慧培训平台”,目前平台和 APP 已完成基本研发,22万余从业人员注册使用,参加线上安全培训 1271 万余人次。
根据代表建议,我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加强法规规章体系建设。加强与省司法厅的协调配合,积极推进《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的制订工作,确保年内出台。积极推动《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条例》的立法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单位加快标准起草修改完善,加强与省市场监管局沟通协调推进标准的审查发布。同时,根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颁布后,尽快启动《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工作。二是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项目评审立项,提前做好招标前的标书编制等准备工作。根据项目立项和资金批复情况,按照急用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一项目一专班”的形式,加快推动各项目实施。同时,积极争取全国“智慧应急”试点建设,按照统筹谋划、同步推进的原则,三是抓好应急力量建设。做好五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实体化运行工作,协调推动土地等问题取得突破。召开全省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及联调联战工作现场会,抓好会议精神落实。督促指导全省化工园区特勤消防站建设,年底前组织联合验收。组织起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管理办法。报请省政府山东省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并同时公布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四是抓好应急预案编修工作。尽快报请印发省总体应急预案,分两批印发专项预案。扎实开展化工企业应急演练抽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督促市、县(市、区)加快应急预案的编修订进程。继续加大应急演练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培训“三到位”行动,确保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五是广泛开展应急安全知识宣传。持续推进应急安全宣传 “五进”活动,协调省级主流媒体,根据天气、季节等特点,统筹谋划好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一氧化碳中毒等防灾避险 知识公益宣传。会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安康杯” 竞赛、“查保促”“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群众性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全民网络知识竞赛、应急科普作品评选展播等, 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