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省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为目标,着力在拓来源、提素质、强激励上下功夫,通过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和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政策,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精神面貌不断改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省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达到24524人,其中拥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超过52.5%,大专及以上学历(含在职)人员超过82.6%;累计培养公费农科生660名,今年计划招生培养656名,比去年增加296名。
尽管我省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人员老化、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您提出的建议,对于解决我省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建议,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激励奖励机制。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岗位设置、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工资福利等方面向基层农技人员倾斜,到2022年乡镇基层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岗位设置比例分别提高到10%、50%。按照所在市市直津贴补贴政策标准落实县乡工作人员待遇,乡镇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同职级人员。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下乡服务的补助支持力度,解决误餐、交通、通讯等有关费用。坚持省农牧渔业丰收奖评审,重点对基层申报的项目进行倾斜,对实绩突出的基层农技人员予以奖励。开展优秀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评选和全省最美农技员、“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寻找等活动,激励广大基层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干事创业。
二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机制。认真抓好《山东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统筹涉农领域编制资源,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推进农业工作重心下移、力量整合。探索乡镇农技人员考核机制,着力解决乡镇农技人员管理缺位、推广工作行政化问题。允许基层农技人员在完成好本职工作前提下,进入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
三是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培养培训机制。按照《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意见》(鲁组字〔2019〕32号)要求,从今年起,进一步扩大公费农科生招生规模,3年内为基层定向培养农技推广人才1500名。总结、研究公费农科生政策实施经验,使之成为培养高素质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重要渠道。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完善部、省、市、县分级分类异地脱产培训机制,力争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每三年轮训一遍,不断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综合素质。
四是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健全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通过开展分类分层分模块培训,提升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做好高等职业院校扩招有关政策宣传,继续将招生计划适当向农民群体和农村急需的专业倾斜,开发面向农民的专业教材和课程体系,让更多农民走进校园,接受系统的职业技能教育。不断加强涉农类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鼓励职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农村地区积极开展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帮助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提高新品种培育、新技术运用和农产品营销的能力。
再次感谢您对全省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