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您的建议为全省新能源产业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是国家、我省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自2009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2〕22号文件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35号文件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山东省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25年)》等,对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较好地促进了该产业的健康稳妥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我省汽车产业基础雄厚。2019年底,我省共有汽车企业1122家,规模以上企业128家,公告内企业有396家,整车企业28家,其中商用车18家(包括载货车企业13家,客车企业5家),乘用车10家。专用及改装车257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800多家。从业人员44万,技术人员约6万,产能665万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4家。拥有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专用车、发动机、零部件及摩托车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生产体系。形成了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四个年产量超过50万辆的汽车生产基地。各类商用车省内综合配套率达到85%以上、乘用车达到70%。2019年,全省整车产销量分别是201.5万辆和201.1万辆(不含一汽大众和日照中兴),同比分别下降6.5%和7.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主营业务收入4704.3亿元,同比下降0.8%,利润总额累计196.3亿元,同比下降4.5%。
二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我省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26家,其中整车企业8家。目前,全省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0.87万辆。2019年生产5.9万辆(占全国产量的4.9%)、同比分别下降65.5%,销售为6.2万辆、同比下降63.8%,销售收入109.1亿元、同比下降4.7%。2019年我省新能源汽车(挂牌)新增7.3万辆,其中纯电动车新增4.6万辆,混合动力车2.7万辆;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5.3万辆,其中纯电动车29万辆,混合动力车6.3万辆。积极组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报国家奖补资金。目前,已组织两批次共13家企业,申报车辆1.2万辆,有关申请补助资金已通过财政拨付相关企业,较好地推动了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是配套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我省采取有力措施,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改造升级以及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系统建设,较好地推动了“车、桩、站”协调发展。目前,全省基本实现以高速公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跨城际电动汽车出行保障网络,建成各类充换电站2500余座、充电桩2.7万个,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覆盖率逐年提升。
四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雏型初显。目前,全省已建成加氢站6座,在济南、青岛、潍坊、聊城、济宁等市开展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运行,已开通燃料电池公交专线7条,示范运营燃料电池公交车100辆,累计运营里程70万公里。特别是潍坊、济宁等市出台了政策性文件,将氢气参照城镇燃气进行管理,解决了加氢站行业监管、选址、经营许可等实际问题,为全省乃至全国加氢站建设管理探索了路子。潍柴动力,累计投入20亿开展研发攻关,建成了“单电池+电堆-发动机-整车”的全套研发试验台架,具备了完整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试验能力。今年3月份,该集团举办了“潍柴20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仪式,标志着我省氢燃料电池业务走出了迈向全球一流商业化的关键一步,为全省打造“绿色动力氢能城市”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意见建议,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加快推进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我厅正在配合省直有关部门起草编制《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将您的意见建议吸纳到规划之中,以便更好地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对松果新能源汽车创新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省工信厅将积极向工信部推荐,力争在企业及产品准入等方面得到国家支持。。
再次感谢您对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