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山东区域零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第20200448号)收悉,我厅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结合职能,答复如下:
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零售业发展,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挥内贸流通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加快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推动消费全面升级。
一、基本情况
2019年,我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促进消费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70.6亿元,同比增长6.4%。
一是强化数字化转型政策供给和生态创建。制定出台《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从加大要素供给、强化人才支撑、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资金扶持等5方面,提出19条具体政策措施,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包括零售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省数据交易机构,推动成立山东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并会同上海、江苏、安徽组建华东数据联盟,力争建成全国区域性、综合性大数据交易流通平台,促进数据流通、融合创新。举办全省首届数据应用创新创业大赛,集纳众智、推动众创。参与举办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潍坊智能物联网大会等展会,构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大平台;主动到华为、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领军企业拜访,推动各大企业与山东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与100余家大数据及相关企业对接合作,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二是推进实体零售创新转型。促进购物中心、百货、超市、社区便利店、奥特莱斯及直营店、专卖店、加盟店等多业态发展,积极发展新零售业态,永辉超市、便利蜂进驻山东;青岛利群金鼎广场等8家企业创建全国第四批绿色商场,全省总数达到18家;全省25家零售企业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其中过百亿的5家;11家企业进入中国零售百强、10家企业进入中国连锁经营百强。
三是优化布局便民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实施“智慧便利店进社区”工程,提升社区商业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无人店、便利店+生鲜、便利店+个性化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在济南等14市新建改造社区智慧便利店1353个,建设京东便利店1500多家、天猫小店200余家。潍坊中百等7家企业连锁便利门店超百个,年销售额最高的达12.9亿元。
四是着力培育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服务体系和物流快递体系,形成“平邑模式”。启动“至诚山东抖靓泉城”双节促消费活动,举办“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齐鲁E谷电商产业园、中国临沂商城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实施电商直播“村播计划”。2019年全省网络零售额4109.0亿元,增长15.8%,淘宝村达450个,居全国第四。
五是积极发展应对疫情新举措。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实体零售企业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积极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给,在保供网络和服务模式上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一是传统商超门店网上购。指导连锁超市、便利店、快捷商店等线下实体商业网点通过发布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建立顾客群等多种途径,支持居民在家单独或组团、建群线上购物下单,由商家配送到家或社区,减少居民外出购物活动。二是封闭社区代购团配。组织大型商超、农产品配送平台、生产基地等直接对接乡镇(街道),按照乡镇确定的网格单位组团建群,由网格管理员汇总居民购买需求、代收货款、按团下单、按团配送至社区,提高购买配送效率。三是无接触配送。电商平台等将消费者购买的生活必需品配送至社区设立的无接触配送点或者与消费者约定的地点,由消费者自行提取,确保配送全程人员无直接接触。四是社区配送。由街道、社区、居委会人员、机关下沉人员及志愿者等组成社区配送队,分批次、分时段、分楼栋为社区居民配送生活必需品,减少人员内外流动。五是直播带货销售。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利用视听方式,将产品展示、背景介绍、相关测评、网上调查等内容现场直播,利用直播平台开展线上销售。
二、下一步思路措施
对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山东区域零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省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零售业创新转型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疫情以来我省实体零售企业的创新做法,加快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发展,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提升零售企业数字化水平。以创新流通发展为重点,鼓励实体零售企业加快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打造一批数字零售企业;实施“数据赋能传统产业”突破行动,在零售等部分行业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选择重点领域先行探索,打造3-5个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鼓励探索基于数字化的新型生产关系,推进数据赋能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和融合应用。大力发展众包众创,培育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
(二)推进零售模式业态创新。引导企业发展“网上菜场”“网上超市”“网上餐厅”“无人超市”“无人餐厅”等流通新业态,推广“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社区集采集送”“无接触配送”等供应链新模式,积极利用短视频、直播、社交等新媒介,发展健康的“网红经济”、内容直播、社区电商,鼓励基于5G技术的消费场景应用,加快孕育消费新模式,带动多领域创新创业。
(三)拓展数字化载体建设应用。开展新零售综合示范,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织密便民消费网格,优化便利店营商环境,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商业品牌首店引进和智能零售柜建设,打造消费提质升级“新引擎”。组织“鲁有礼、齐购物、惠享山东”为主题的消费促进季专项行动,省市县联动,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客流回升和消费回补提振。开展“外贸出口产品进商场、电商直播进外贸企业”双进活动,搭建内销展示平台,内外贸融合,线上线下结合,扩大出口产品内销。实施优质鲁货与电商平台对接工程,推动我省“老字号”、工业名牌、“三品一标”等产品上网销售。启动“百网千企万品”计划,推动千企万品对接传统电商、新媒体、社区电商等各类平台。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推动地方特色馆、扶贫馆建设,扩大农村消费。
(四)加大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扶持。认真做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的贯彻落实,推进实体商业降本增效,对零售企业开展数字化应用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政策措施集成,开展数字零售企业培育“沃土行动”。一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中小微零售企业、创业团队发展,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蓬勃发展态势。加大创新力度,实施“骨干流通企业”培育活动,加强数字化运营专项培训,有梯度、分层级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
山东省商务厅
202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