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保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议案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0-03-30 11:58

宋金明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确保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省是渔业大省,渔业资源丰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渔业工作,制定了诸多加快渔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在各位省人大代表的关心支持下,我厅坚持把渔业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445亿元,水产品总产量757万吨,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20元,产量、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渔业已经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渔业经济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多年来,我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发展理念,从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实施苗种生产许可、科学用药、搞好无公害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方面加强质量监管,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已建成省级渔业标准化基地8个、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78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210多万亩,培育省级水产名牌已达25个,其中中国名牌8个。从近几年的检测结果来看,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稳定提升趋势,药残检出率明显下降。但在质量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由于渔业多为分散式经营,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机构、设备和技术手段还不能满足要求;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替代渔药和疫苗研发滞后;对鱼类产品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测定尚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水产养殖用药使用和管理脱节等,特别是去年发生的“多宝鱼”事件,说明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任务仍很艰巨。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现代渔业,坚持“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向,就必须过质量安全这一关。省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为我们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和借鉴。下一步,我们将从确保消费者食物安全出发,把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组织实施好“渔业质量年”活动,坚持生态、高效、品牌发展理念,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之路,深化渔业结构调整,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建设高素质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省养殖水产品的质量水平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水产品健康养殖业

加快制订实施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规划,依法保护养殖水域滩涂,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区域、发展规模、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着力抓好主导品种健康养殖,从全省范围讲就是重点抓好海参、对虾、扇贝、鲍鱼、海带、大菱鲆、牙鲆、梭子蟹、河蟹、乌鳢10大主导品种健康养殖,加快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区。推进实施渔业良种工程,培育新一代水产优质和特色品种,构建渔业良种产业化体系。加强渔业科技基础创新和应用,围绕水产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养殖方式等方面,搞好重点研究和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渔业病害防控和科技推广体系,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程。

二、依法履行水产品质量监管责任

从源头抓起,加强生产全过程特别是养殖投入品的监管,重点规范苗种、饵料和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指导监督苗种场、养殖场全面推行“五项制度、两项登记”,即建立生产日志、科学用药、水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监控、水域环境监控及产品标签五项制度和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两项登记。所有无公害产地必须建立上述制度,否则取消资格。组织开展的水产品质量监管的专项执法行动,对全省大宗养殖品种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抽样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销售渔药的专项整治,杜绝使用违禁药物。积极探索,争取在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包装与标识制度、水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质量追溯制度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把养殖全过程标准化作为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主攻方向,以全程标准化规范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制(修)订完成品种繁育、健康养殖、病害监测、药物残留、饲料及添加剂等地方标准或操作规程,使水产品生产、经营各环节有标准可循。加快渔业标准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行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的生产、认证,年内新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80个,认证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100个。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名牌水产品的培育和优势特色水产品的保护和挖掘,争取培植2-3个国家名牌、15-20个山东省名牌水产品。

四、加快推进渔业组织化生产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培育负责任的渔业生产主体。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围绕主导产业抓紧建立一批规范的合作社。发展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保护行业利益,带领渔民闯市场、打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渔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推广“公司+基地+渔户”、“公司+协会”、“协会+合作社”、“订单渔业”等模式,带动产品质量提高和优势产业发展。

对各位人大代表长期以来对全省渔业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期望对渔业经济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指导意见。



二○○七年六月十九日




责任编辑: 海洋局办公室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