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MB2848582N/2020-00178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应急厅 | 文件编号: | 无 |
有效性: |
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会议后,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部署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和服务办法,为全省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安全监管和服务。坚持监管服务“两手抓”:一手抓监管,紧盯疫情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危化品、煤矿、非煤矿山、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重大危险源、重点灾害、高危作业等薄弱环节,通过明察暗访、远程视频监控、群众举报等方式,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安全监管;一手抓服务,全省应急部门共组成服务团队489个,共1478人,将461家疫情防控相关重点单位纳入重点监管服务,共开展专业服务和安全检查747家(次),发现和帮助解决问题317个,为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淄博、济宁、威海、滨州、菏泽等地创新督导检查模式,实行线上线下督导检查相结合,重点行业领域邀请省级专家和现场专家进行连线指导,确保监管实效。东营、烟台、威海、潍坊、滨州等地创新“不见面审批”,推行市县联办、特事快办、容缺受理、承诺办理等举措,提升安全生产领域服务效能,保障企业利益和公共安全。
二是强化复工复产安全。实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和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企业复产复工情况,实施精准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复产复工详细方案,按照安全措施清单要求细化、分解各项安全措施,严格复工程序、完善标准流程,强化生产系统设备设施的检查验收。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向企业印发、推送《告复工复产企业书》,引导企业全力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青岛、潍坊、德州、聊城、滨州等地推行网上开展“开工第一课”,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失位。青岛市建立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企业员工健康保障和应急救援一体化运行机制,临沂市建立落实企业包保责任等5项工作机制,泰安市采取压实两个责任、强化三不上岗、绷紧四个决不能、严把五个关口、实施六个不复工禁令措施等,全力确保复工复产企业安全生产。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履行好全省疫情防控责任,对危化品、工矿商贸、消防、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不断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将防疫知识和防控措施宣传到位。不断扩大社会面宣传,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各地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善行义举,集中宣传农村、城市社区、企业等单位防控疫情的经验做法。
四是强化保险应急救助。充分发挥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在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中的重要作用,启动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政府应急救助补偿金的特别约定条款,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主动对接服务,简化理赔流程,确保第一时间为疫情处置工作中从事治疗、防控致残或殉职的工作人员,提供应急救助补偿金保障。截至目前,已向9名殉职人员的家属赔付补偿金225万元。
五是强化应急值守。各级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疫情和安全形势研判,科学制定疫情期间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行动预案和安全生产应急措施,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尤其是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细化实化应急救援处置流程及处置方法,加强物资装备储备,随时处于应战状态,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安全高效处置,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