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18-06-19 09:38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孙倩委员提出的《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180008号)收悉。结合我厅职能,答复如下:

一、物流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淄博、德州、临沂3市被国家列为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家家悦等22个企业被商务部确定为物流标准化重点推进企业。我厅指导试点城市和重点推进企业,按照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紧扣标准化试点的终极目标,注重创新模式和示范引领工作,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提效率、降成本、减损耗的效果。目前,试点城市托盘标准化率平均达到44%,比试点前提高14个百分点;带板运输率由试点前的平均2%提高到9.98%,增长近4倍;试点企业物流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7%,比试点前下降10个百分点;装卸搬运成本由试点前的平均49.4元/吨下降至33.9元/吨,下降31.4%;货损率由试点前的平均0.8%下降到0.44%,降低45%。围绕社会化标准托盘、周转箱循环共用,依托链主带动、跨区联动、周转箱一贯化作业、数码托盘开放共享等托盘循环共用模式,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把握试点方向。试点之初,在3市试点方案、企业、项目初步确定后,我厅即联合省财政厅对试点城市进行了全面调研,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听,重点项目现场实地考察,边调研、边梳理、边研究,摸清底数,分析问题,提出不足,指导试点城市及企业,紧紧围绕降本增效这一目标,抓住托盘、周转箱、设施设备等物流载体,扭住“标准、租赁、循环”这些关键,从托盘的标准化切入,在标准托盘内部循环基础上,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带板运输,以明确的思路、过硬的项目、有实力的企业,确保试点方向不跑偏、目标不走样。

(二)组织考察培训,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山东是第三批进入国家试点的省份,有先期两批试点城市的经验可资借鉴。为发挥好后发优势,去年我厅先后组织了国外、国内两次大的学习考察活动。4月份,组织试点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及企业负责同志16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重点考察了路凯、集保两大托盘、周转箱租赁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经验;8月份,组织全省17市商务主管部门及部分试点企业负责人共计53人,在上海、南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物流标准化培训。两次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看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收获很大。为强化物流标准化的智力支撑,我厅组织成立了商贸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承担中国商贸物流标准化行动联盟周转箱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两个委员会的成立对物流标准化的理论研究、模式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试点工作进度。试点任务确定后,我厅下发了《关于做好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工作推进机制和项目调度机制,并多次召开座谈会、调度会、推进会,对试点项目进行督导检查。规模较大的会议就有3次,分别是去年4月上旬的临沂会、6月份的淄博会和今年3月份的德州会。3个会都有现场推进会的性质,起到了相互交流和督导检查的双重作用。临沂会在试点之初,带有培训性质,会上邀请了商务部研究院、中仓储等相关专家授课;淄博会接近试点中期,加上了中期评估的内容;德州会是一个考核验收的部署会。总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内容、不同的侧重,但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工作的调度和推动。

(四)总结提炼试点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试点过程中,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好的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及时推广成熟的模式做法。期间,我厅重点解剖了家家悦、新星集团物流标准化的经验做法,形成了家家悦、新星集团物流标准化调研与思考,两个企业的做法与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专报信息》并报国办,省政府研究室在《决策参阅》上刊发,省政府分管领导在报告上作了批示。省标技委每月出版一期《工作简报》,解读政策,介绍经验,推广典型,已连续出刊12期,对36家企业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推广。去年山东卫视在新闻联播时段对物流标准化的报道,收到很好效果。

二、我省物流业发展趋势

(一)从趋势看,物流业发展空间巨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都对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我国经济必须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智慧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从物流业发展趋势看:一是物流总额仍将保持与GDP同步增长态势。随着GDP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物流需求将持续增大,并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二是物流的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近几年物流结构分析,农产品、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持续下降,进口物流、外地货物流入需求稳中有升,单位与居民物流需求加快增长,物流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快递、商贸物流等消费型物流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三是物流业降本增效仍有较大空间。近年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技术装备改造升级的力度,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物流提质增效的驱动力,智慧物流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物流业降本增效空间很大。

(二)从物流标准化的现状看,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托盘作为基本的运输单元和载货工具,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看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托盘的作用认识不足。很多企业仅把托盘当作包装材料,没有意识到托盘在物流体系中重要性,对托盘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等环节降成本提效率的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企业宁愿使用大量人力,也不使用托盘。二是托盘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通过一年多的试点,淄博、德州、临沂三市托盘标准化率大大提升,但其他地区物流标准化基础比较薄弱,对物流标准的认知程度偏低,标准化托盘占比低、质量规格不统一。三是企业之间实现托盘循环共用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企业对托盘共用系统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对托盘租赁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租赁成本高,不如自己购买“划算”,而没有充分考虑托盘使用后更新、维修、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更没有考虑加入托盘共用系统后效率提升带来的综合成本的下降。四是社会化托盘循环共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等特点,目前仅靠招商路凯、集保公司等少数公司的网点,远远满足不了托盘循环共用的需要,要建立完善的标准托盘循环共用体系,需要充分调动起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加大社会投入力度,加强网点建设布局,使托盘能够实现随时回收和再循环。五是带板运输应用还不广泛。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托盘占据一定的空间和具有一定的重量,再加上托盘回收又增加了成本,很多企业不愿意采用带板运输方式,托盘在一定程度上处在企业内部或仅在仓储环节“静态”使用,而没有真正和货物一起“流动”起来。

三、下步工作打算

物流降本增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作。从物流标准化试点效果看,成效十分明显。下一步应放大试点效应,由点及面抓好模式推广,提高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突出重点、夯实基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逐步构建高效、安全、通畅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一)促进物流标准化对接。标准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而托盘标准化是其中的核心和“牛鼻子”。一是抓好标准化托盘的应用与推广。通过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非标准托盘按照国家标准《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进行标准化更新,逐步淘汰非标准托盘,不断提高全社会托盘标准化率。二是推动标准托盘与物流设施的有效衔接。积极引导企业、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围绕标准托盘的使用,改造与标准托盘相配套的仓库、月台、货架等,购买标准化运输车辆和叉车,构建起适合标准托盘流转的完整物流设施设备体系。三是推动标准化向服务、流程标准化延伸。

(二)发挥好试点带动作用。一是鼓励试点企业与非试点企业共同推动带板运输。要充分发挥物流标准化和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乘数效应。推动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结对子,在生产源头将货物放在托盘上再运送给零售企业。在实现企业内部托盘标准化的基础上,开展企业间标准化托盘的循环共用,尽快推动标准托盘从静态租赁、企业交换到全供应链带板运输全社会循环共用模式。二是抓好标准化周转箱的应用与推广。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推广以周转箱为载体的“一贯化”、“一触式”作业。按照《山东省商务厅关于促进蔬果标准化周转箱循环共用指导意见》要求,年底年,5个试点城市每市至少培育3家以上“标准化周转箱+托盘(笼车)”一贯化作业示范企业,非试点城市至少培育1家“标准化周转箱+托盘(笼车)”一贯化作业示范企业,尽快形成省内标准周转箱循环共用体系。三是开展省级物流标准化和供应链推广工作。从未列入国家物流标准化和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的城市中选取部分城市开展省级物流标准化试点,选取标准托盘使用量大、上下游关联企业多的大型商贸企业,支持其发挥供应链链主作用,带动下下游企业开展托盘、周转箱循环共用和带板运输。

 

山东省商务厅   

2018年6月19日 


责任编辑: 信息审核员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