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力保实现连续十年增产的意见》
【 字体:
打印
时间:2012-02-09 15:01 来源:山东省农业厅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等许多不确定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粮食作为“稳民心、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对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展粮食生产。我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稳定持续发展对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2011年,我省粮食实现连续九年增产,达到885.3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粮食总产要在 “九连增”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产,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发展粮食生产。按照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省农业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等十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力保实现连续十年增产的意见》。

  二、为什么提出粮食实现十连增、总产 900亿斤的目标

  《意见》提出,今年我省粮食总产要力争连续十年增产,粮食总产达到900亿斤以上。这个目标的提出是经过充分研究分析确定的。一是从大的增产趋势看,我省粮食总产自2006年以来,一直维持在了800亿斤以上的水平,到今年已经六年了。六年间,粮食总产稳步提高,年增长率达到了1.58%,按照我省六年的平均增幅计算,今年总产跨上900亿斤这个台阶是可以实现的。二是从生产条件改善的情况看,这两年我省水利建设的力度很大,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连续几年大规模的秸秆还田,也使耕地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三是从粮食总产构成的因素看,无论是面积扩大还是提高单产,都还有一定的空间。今年秋种,全省小麦播种面积已经比上年增加了48.5万亩。据种植意向调查,受棉花生产效益下滑等因素影响,明年玉米播种面积也有望继续扩大,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可增加100万亩左右。按今年的单产水平计算,靠扩大面积就可增产8亿斤以上。粮食单产提高的潜力要更大一些。最近这10年,全省粮食亩产增加了30%。今年我省小麦、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为390公斤和440公斤,分别比去年提高了5公斤和4.4公斤,而万亩高产创建的平均亩产已分别达到了607.7公斤和633.4公斤。明年,粮食高产创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按粮食单产再提高4公斤计算,全省1.08亿亩粮食可增产8.6亿斤。这样计算下来,全年粮食增产15亿斤以上也是有保障的。四是从当前的小麦苗情看,今年我省小麦苗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全省小麦一、二类苗面积占90%以上,比上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个体发育较好,群体结构合理,各类麦田长势均衡,如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再夺夏粮丰收的把握很大。综合分析各方面的粮食生产形势,实现全省粮食总产900亿斤的目标,是有基础、有条件的。

  三、如何确保增产目标的实现

  要确保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900亿斤的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打好粮食增产的“组合拳”。《意见》共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确保粮食增产的政策措施。

  (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落实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意见》要求各地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挖掘土地潜力,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通过扩大间作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二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耕地保护“五不准”的要求,落实好基本农田划定、补划备案和年度核查制度。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三是提高粮食规模化水平。通过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规模化生产。在劳务输出较多的地方,鼓励和支持各类服务组织通过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搞好粮食生产。

  (二)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单产水平。我省土地资源较为贫乏,粮食增产的最大潜力在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一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等,尽快选育、推出一批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的小麦、玉米新品种。围绕制约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瓶颈,尽快研发集成推广一系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二是加快关键技术推广。明确了小麦重点推广冬春控旺防冻、氮肥后移和 “一喷三防”等技术,玉米重点推广“一增四改”和适期晚收等增产技术,推广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深耕深松技术。三是大力开展科技服务。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搞好农民“冬春大培训”等农民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四是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重点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00个以上,打造一批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示范镇。通过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强化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大面积均衡增产。五是抓好防灾减灾。科学制定和完善粮食作物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及早做好物资、资金和技术准备。做好气候条件的跟踪分析,加强各种灾害的监测预警,搞好研究会商,努力将各类灾害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稳定增产的保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意见提出:一是认真实施千亿斤产能建设规划。2009年国家和省分别印发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和山东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在我省73个任务县和12个后备县推进粮食产能建设。《意见》要求要切实抓好粮食产能县田间工程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严格实施标准,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建设质量。力争建设高产稳产良田26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0万亩,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20万亩。二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包括加快推进“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实施31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突出抓好7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13个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县建设,加快全省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与改善灌溉面积1200万亩,新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500万亩。三是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启动实施耕地深耕深松工程,力争2012年完成1500万亩深耕深松任务。推广小麦、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力争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80%以上。继续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鼓励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启动健康施肥行动,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

  (四)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奖励力度。特别是去年,在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国家和省都对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并在经济上给予重奖,粮食生产先进个人享受全国、全省劳模待遇,极大调动了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科技人员科技兴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意见》要求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将资金尽快发放到农民手中。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对2012年度粮食种植面积大、总产增产幅度大的市、县,给予奖励。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营造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为保证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搞好宣传引导,真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致力发展粮食生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营造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宗刚英